您的位置: 首页 > 法象发布 > 文章详情

医药企业的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风险、后果及防范(四)

发布时间:2022-11-19 17:10:39 已被浏览7437次

四、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的防范与建议


本文之前已经论述了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特征、典型类型及表现形式,以及通过特征识别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的行为存在着行政违法及涉嫌刑事犯罪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而其法律后果也是存在着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执照、被刑事判刑等等。只有对这种风险的形式和结果有所了解,才能意识到商业贿赂的风险和不利后果。正是因为这种不利后果,为企业所不能承受或难以承受,所以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这种风险,以及风险所带来的结果,继而才能进入合规时代,才能在医疗领域取得竞争力。本部分,就从如何建立反商业贿赂制度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一)通过法律法规培训、案例教学等形式让企业及员工(负责人、主管人员、市场人员等)树立商业贿赂有风险、需防范的法律意识、思想意识。
1、让企业及员工才思想上认识到商业贿赂有风险。
任何行为与行动都需要思想先行。建立反商业贿赂制度及落实商业贿赂风险防范措施也一样,需要企业负责人、主管人员、市场人员等先树立商业贿赂存在风险、存在不利法律后果的意识。只有对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建立起这种法律意识、敬畏意识,才能树立商业贿赂需要来防范的意识。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商业贿赂的后果,认识到需要进行防范,才能建立后续的制度及执行。
2、树立意识、进行思想角度的最好途径。
对人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体验所得。另一种是简介经验所得。
直接经验、体验所得的意识。这种方式最不可取,因为一旦是直接经验所得,意味着企业已经发生了商业贿赂被处罚的事情,或者员工已经在经历着这些行政处罚、刑事犯罪被判刑的经历。这种方式,是医药企业所不愿意看到的,一是因为这张的成本太高、难以承受;二是因为历经了这种事情,企业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间接经验所得的意识:培训、案例教学。

(1)有关商业贿赂方面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的培训

如《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规定。法律法规是国家对某种行为可以做、不应该做,及法律后果的规定、预判、指导与评价,只有了解了法律的内容与意义,才能对某一种行为作出预判。

除了上述的法律法规,还有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部门出台的行政政策,特别是每年针对医药领域的专项行动、计划、政策,更需要了解。这是关系到当下,医药企业所应该关注的。

(2)有关商业贿赂真实案例的教学。

在对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建立了基本法律意识的前提下,还需要通过真实的案例,案例中的人物、行为、结果进行“感同身受”式的体验。案例教学,是能对照自己、对照企业现在及以后行为的指南针。以为通过案例,可以清楚知道如果出现同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进而去思考这种后果,企业及人员是否可以承受;最后做出相应的对策、防范、预判。

(二)建立对内、对外的反商业贿赂制度


当企业及员工树立了商业贿赂的风险意识与防范意识后,企业就可以进行反商业贿赂制度,以降低自己企业的风险,进而平安、健康的发展,而恰恰这种发展也是一种行业竞争力。


1、建立医药产品领域的销售环节监督体系,特别规范医疗代表、企业销售员工、代理商等的销售行为。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风险最主要落实到医药产品的销售环节。既然医药产品销售环节的折扣、返利、佣金等属于商业贿赂,则医药产品环节的监督重点就在这个着力点,进行风险防控。

(1)将合法的商业回扣、折扣及比例等明确约定在医药产品合约中,达到“明示”的效果。从合法的商业回扣与违法的商业回扣之间的区别,反观可以采取的措施。如此,就需要企业的法务部门把关,对企业销售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核,从合同签约环节把控风险。

(2)医药产品销售完毕后,如实做账,做好财务统计工作。除了医药产品的销售合同中要把控风险外,在销售行为已经完毕、已经履行结束后,企业的财务部门就需要将已经发生的折扣、回扣如实记账,固定证据备用,特别是将来行政机关检查处理是,是对企业有利的证据。

(3)积极参加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组织的相关诚信销售企业活动,获得相关的荣誉资质。

(4)将医药产品销售领域的制度进行宣导、对外公示。建立了医药产品销售领域的反商业贿赂制度后,更需要进行宣导、公示,需要企业的行政部门、宣传部门将这些制度文件化、公式化,特别公示在企业办公场所、企业网络网站及平台。

2、建立企业的营销、市场推广环节的风险防控体系。

如果说医药产品环节的风险防范属于销售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处理,则销售行为发生前的营销、市场推广环节属于事前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商业贿赂最易发生的环节。

要对企业的营销人员、市场推广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案例教学,特别是企业反商业贿赂政策的宣导,让营销环节、市场环节就开始建立、执行风险防范措施。

如:(1)可以与市场、营销人员签订《反商业贿赂协议》》《廉洁协议》等;(2)经常与市场、营销人员召开定期会议,宣导风险防范制度与措施;(3)市场、营销人员向企业交付《承诺书》;(4)通过医疗机构进行事后函证方式跟进市场、营销人员的行为;(5)要求市场、营销人员支付费用、组织活动时,必须要相关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照片等。

3、建立企业防火隔离墙,将员工可能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违法行为与企业本身隔离开来,减少因企业员工个人行为引火烧身,防范刑事犯罪风险。

4、在进行学术推广、市场推广活动中,不仅要行使合规,更要实质合规。


鉴于部分医药企业及人员对商业贿赂风险有所了解,具有了建立合规的意识,懂得了任何一项市场费用、营销费用、合作费用、中间人支付佣金等需要一定形式,如研讨会、学术会等形式。但是提供的会议签名也仅仅是事后补签,并没有实质开会。对此,仅有形式合规还远远不够,实质合规才是根本。
医药企业在赞助、组织、邀请医疗机构参加会议时,要注意实质合规。(1)保证真实会议的存在与召开,并保留照片、合影、签到表等资料证据;(2)会议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宣传医药企业的某项医药产品,还应有其他内容,如理论研究、其他产品、形式,防止被认定为单一宣传。(3)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前期邀请,应该主要以医疗结构、协会名义,减少以医药企业名义组织,同时参会人员要注意多元化,不能局限于医药产品特点的某家医院;(3)相关的费用要合理,支付费用要有凭证、切忌现金支付等。
5、可以企业相关反行业贿赂制度进行协会、行政部门备案,加强明示的作用。
6、设置专门的岗位与人员,执行企业反商业贿赂制度。
任何制度的执行与落实,都需要人进行具体操作。医药企业很有必要设立风控部,或反商业贿赂岗位,配备专门人员。一是具体落实企业风控制度、反商业贿赂制度。二是,企业一旦发现人员涉及商业贿赂行为,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将影响降到最低。三是,风控部专门定期对销售人员、签约合同、财务人员等进行合规培训。四是,遇到行政机关检查,用于专门的风控知识进行处理。谈判、协调,统一对外。
总是,医药领域的风险防控、反商业贿赂等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从产品销售、产品履约、市场营销、产品宣传、员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企业内部、外部的风控制度。力争作为对企业有利的行为、事件不断固定相关证据资料,促进企业健康、规范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51799

微信公众号:法象律师(faxianglawfirm)

邮箱:admin@faxianglawfirm.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县天华路147号C栋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4 faxianglawfirm.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2998号-1